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荷一角】心有理想,春暖花开——优秀毕业生专访

本网讯(文/图 院研究生会学研部)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他知道人生如逆旅,不进则退;在安师大的这些日子里,他严于律己,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把握当下的同时心怀理想,为了攻读博士学位夙夜勤读论文。他也曾担忧自己的未来,可是他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坚持自己的逐梦之旅,最终克服困难,实现理想。本期《新荷一角》专访有幸邀请到了心理学优秀毕业生代表,我院19届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的刘思义,探访他修炼自我的心理历程。

【学有所得,硕果累累】

刘思义,16级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生,师从桑青松教授,现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部)攻读博士学位。在校期间曾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发表了《网络使用成瘾者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综述》一文,在《现代中小学教育》上发表了《青少年道德学习的自治模式与共治模式探究》。在《心理科学》上参与撰写《压力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尊:被动性社交网站使用和人生意义感的中介作用》,在《心理与行为研究》上参与撰写《心理韧性集体咨询对校园受欺凌小学生状态焦虑的影响》一文。后获得安徽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荣誉称号。在此期间,他还担任了院研究生会学研部的部长,科研办公室助管,并获得“优秀研究生干部”称号。

【谆谆良言,拳拳之心】


1.学长在教科院度过了三年读研时光,在科研和学生工作上的履历都十分丰富。请问在你看来,学院所提供的学习机会以及工作岗位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刘思义:一方面是学院搭建的学习平台,给我们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使我们能够向不同的老师学习多学科知识以及做人的道理学院领导鼓励我们利用学术交流的机会多走出去看看,举办系列学术讲座使得我们拓宽了科研视角。我的思维方式也渐渐局限僵化转变为严谨多变学会巧妙地处理学习上的诸多问题。正因为有了以上提到的各种学习锻炼的机会,我的科研能力才得到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是学院提供的工作岗位,锤炼和培养了自身踏实、细心的行事风格,还提供了同各学科教师学生交流学习的机会,逐渐培养出我具有跨学科特点的视野,同时提升了我人际交往的能力。

2.个人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奋斗之外,还得益于环境的支持和他人的帮助,学院提供各种学习资源、锻炼能力的机会,导师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自身。学长能否就自己的经历谈谈,读研期间,哪些人对你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刘思义:导师桑青松教授可谓是硕士期间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导师让我明白,作为一名研究生,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三观”,要先学会做人,再做学问,而桑老师正是在言传身教中教会了我如何在做好一个人的基础上做好学问的,那就是不能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而是要求真务实,为求真理而做学问,研究真问题、重要的问题,研究那些关照现实的问题。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是第一步。接下来,在培养我的科研能力的过程中,桑老师给予了我很多外出学习的机会,开拓了我的学术视野,并且以他孜孜不倦的指导使我的学术思维能力不断成长。锻炼能力的同时,桑老师还不忘让我多次处理琐碎但必要的事务,以磨练我的性格。处理这些事情令我自身多方面得到了提高,例如遇事更加冷静,对事更加耐心,做事更加细心等等。桑老师不仅引领我在科研之路上行稳致远,而且对我的生活也关怀备至,时不时的会询问我近期在生活上是否存在困难,主要体现在吃的好不好啊、运动锻炼情况啊等等,以及有什么问题可以帮忙解决的。他的关怀让我在情感上得到了很大的慰藉,也促使我变成一个“温暖”的人。因此,非常感谢桑老师三年来对我的关心和指导,我倍感荣幸能够成为他的学生。同时,也要感谢在课题组会期间给予我生活和学术上宝贵指导的舒首立、王礼军等老师,以及我的同门师姐、师弟、师妹们,他们亦是我成长阶段的良师和益友。

3.学长是如何在读博和就业之间做出抉择的?在选择目标院校或者导师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读研期间该为读博做哪些准备?在备考博士的过程中,学长又克服了哪些困难?

刘思义:面对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争取科研深造的机会,我存在过迷茫,也同时尝试过“两条腿”走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最终发现,无论是自己的性格还是能力都更适合读博。因此我的个人经验是,对于选择读博还是工作,要看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是否能够支撑自己走科研,这需要个人体会,当然我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

就我而言,在选择博士研究生阶段的院校和导师时,我考虑了与我的研究方向相同的导师,避免研究方向跨度过大的问题,同时还考虑了自身科研能力是否能够匹配当前博士招生的要求,当能力无法匹配的时候,就退避三舍了。有了目标,读研期间就要做些准备。阅读心理学前沿文献,熟练掌握研究方法,熟练运用实验仪器,这一切都可以帮助我们发表高水平学术科研论文,为申请博士增加筹码。

备考博士的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一是写毕业论文的问题。因为申请博士的时间邻近我们提交学位论文,我一边要备考博士,一边要撰写论文。所以如果打算考博,一定要尽量早点完成毕业论文的大部分工作。

二是处理情绪问题。其实我还参加了几次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考试,但都以失败告终,这让我考博的信心备受打击,一度陷入自我怀疑,想要放弃考博,但是我的父母,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一直在不断地鼓励我,支持我,让我不甘就这样轻易放弃,感谢他们在我考博路上给予我的陪伴与关心,这是我前进的一大动力。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辜负他们的期待,首先我要改变自己消极的态度和行为,端正心态是做出改变的第一步,不要向前看结果,你只需要关注当下的过程就好。其次,不要让苦恼、颓废消磨你的时间,与其坐在那里自怨自艾,不如抓紧时间奋力拼搏。最后是要学会激励自己,每天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当你完成后,会感到自己这一天都充满成就感。

三是专业课问题。由于我的专业课知识不是那么牢靠,因此在备考博士期间花费了大量时间学习专业课知识,这样一来不仅使我无法合理分配时间到其他科目上,也使我的情绪变得非常急躁。所以注重专业课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生期间不仅要花费时间在科研上,同时还要注重对专业课的学习。毕竟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在读研期间的努力也会在考博期间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果。所以我们在读研期间学到的东西都要好好珍惜,牢记于心。

4.学长在华南师大读博将近一个学期了,对博士期间的生活有着怎样的感受?据学长观察,你觉得与华南师大的研究生相比,我们院的研究生在学术科研等方面有哪些需要学习的地方

刘思义:针对短期博士期间的感受主要有:

一是倍感压力渐趋增大。博士生的课程内容更加复杂和深入,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去消化。学术上的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大,囿于研究方向的较大调整,从网络道德研究转换为探讨语言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方式、研究工具以及研究角度等都亟待自我革新,例如:需要学习MATLABERPfMRI等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技术。诚然,博士阶段所面临的是发表SCISSCI等国外高水平学术论文的硬性指标,强调在一定科研期限内出更多的成果,以及面临是否选择申请公费留学,这些都是短期博士学习给与我的难题。

二是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鉴于研究方向有了重大调整,现在研究方向为二语的认知神经机制,迫切要求我要把握二语研究的前沿进展,阅读新近文献,提炼关键问题,拓展研究视野;同时还要不断变革思维模式,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方法对专业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用认知神经科学视角发现二语研究中的问题。在课题的研究方面,可以根据研究方向确定博士阶段整体系列课题研究,依托探讨二语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目的设计研究方案,并且按照方案组织设计实验研究,及时整理出实验资料得出实验结果。

总的来说就是,博士研究相对于硕士研究是有很大差距的,遇到的各种学术问题的难度和深度同样也增加了,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探讨,去研究。可能刚开始我还适应博士期间的生活,但现在我已经逐渐熟悉,也在慢慢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变成一位优秀的博士生。

至于我们院里的学生与华师研究生相比,需要学习的方面有:

一、外文前沿文献的阅读。研究生要做好学术,一定要尽量阅读更多的外文文献,目前我们大多数研究生都是通过知网搜索来获得自己想要的文献,我在华师读博这段期间也学到了一些外文文献搜索的方法,可以分享给诸位,例如:登陆CiteSeerXHighWire斯坦福学术文献电子期刊,来获得外文文献,此外,cnpLINKer是由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开发的在线数据库检索系统,也是一个查阅国外各类期刊文献的综合性网络平台。

二、科研工具的掌握。不管你是哪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多多学习一些常用的心理学工具,比如ERP脑电实验仪、眼动仪系统认知实验仪、E-Prime系统学习与认知团体实验室,除此之外还应该多学习一些高级的统计工具,像是MplusPythonR软件等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时光荏苒,渐渐冲刷掉踌躇满志,但也慢慢沉淀了冷暖自知。通过此次的访谈,我们可以看到,三年来,刘思义逆水行舟,朝夕不倦,滴水穿石。他的奋斗不是这寥寥数语可以道尽的,在每个晨光熹微的清晨,和每个漏尽更阑的夜晚,只有他自己的影子做伴,潜心研学,为心中理想努力拼搏。他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最终刘思义成就了自己的理想,开辟了人生的新篇章。任何耕耘都不会被辜负,成长路上的每一次付出,无论成功或失败,都是我们的财富。刘思义在做中学、事上练,无论是繁杂的事务,还是应聘的落榜,又或是考博的压力,都不曾磨灭他顽强拼搏的精神,并且使他意志靡坚。他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全方位锻炼自己的人格和能力,谦虚而好学。相信他的事迹一定会对我院学子有所启示,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与规划自己的当下和前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吾辈学子当自强,千淘万漉始到金。


【文以载道,阅文识人】

《新荷一角》专访是一项由学院倡导,研会学研部及其他部门同心协力的品牌栏目。本栏目对我院优秀毕业生学术成果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持续跟踪介绍,通过开展系列人物专访,为优秀学子和同学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把宝贵的学习经验和丰富的实践经历与同学们交流,藉以激励我院广大学子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习素养,助力科研兴院的奋斗目标。正可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希望我院学子在追梦的道路上,以彼之长补己之短,开辟属于自己的未来。


点击: 编辑:叶方舟 预审:桑青松 终审:桑青松 添加:叶方舟 时间: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