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荷一角】鹰击长空万里阔 鱼翔浅底竞自由——现代教育技术(中美合作)专业优秀毕业生专访

本网讯(文/图 钱慧 学研部)三年时光漫漫,两种教育模式,一份赤子之心。曾经,他们也懵懂地站在教科院门外,如今他们各自以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他们领略过美国约翰逊大学的大川大河,也倾听过赭麓山下朗朗读书声,他们在中国与美国两种教育模式的培养下,随意切换并将所学融会贯通,他们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美合作)最好的形象代言人,他们就是本期《新荷一角》的专访嘉宾,教育技术中美合作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徐宏进、刘钊颖和孙力力。

1A228

合照中左一为徐宏进,左三为刘钊颖

【学有所得,硕果累累】

徐宏进,2017届现代教育技术(中美合作)毕业生,师从聂竹明教授。2018年在国际重要期刊《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发表名为《 Missing Piece in Understanding Student Learning: Out-of-School Computer Use》的论文,同年在《现代教育技术》上发表名为《供给侧改革理念下微课发展策略探析——来自原创视频自媒体的启示》的学术论文。现于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刘钊颖,2017届现代教育技术(中美合作)专业毕业生,师从聂竹明教授。求学期间,陆续在国内重要教育学期刊《电化教育研究》及中国教育学刊》发表《透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二十年历史变迁之路》、《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制度变革:从科层制到社群化》、《微课与慕课: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供给方式变革》等多篇文章。现担任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助理实验师、科员。

26C9B

277EF

孙力力,2018届现代教育技术(中美合作)专业毕业生,师从王清副教授。就读期间任班级班长、《辅导员学刊》编辑部助管等多项学生工作职务。在校期间多次参与院校内组织的实践活动,现担任安徽工程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辅导员。

160AA

 

【书山有径,事在躬行】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徐宏进学长不惭凫企鹤,明确目标,但问耕耘,莫问前程。在约翰逊大学求学期间,他充分利用约翰逊大学丰富的高校资源如饥似渴学习,不断开拓视野;作为高年级的师兄,他“捧着一颗心来”积极帮助学院其他同学尤其是低年级的师弟师妹,在问卷设计、数据处理、文稿修改等方面给予有益建议;在繁重的学业任务、课题任务中,他争分夺秒,惜时如金。正是长期的致力求索,锐意进取,使得他扎根学术、稳重持成。

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刘钊颖学姐凭借坚定的信念,脚踏实地,积跬步行千里,耐心投入科研,著产出众多学术成果。她也曾困在论文的研究过程里如堕云雾,为此她潜心耕耘,用努力作刀斧将学术观点雕刻成优秀的学术论文。她常说:“她不愿做繁星,纵使乌云遮掩,她也只愿皓月当空。”在她不断的努力下,她的论文在《中国教育学刊》《电化教育研究》等国内重要期刊上陆续发表,也于毕业之际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

人若有志,万事可为——孙力力学长坚信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在他看来,学生工作中的一点一滴对他来说都是锻炼和宝贵的经验。毕业后,他通过了安徽工程大学辅导员专业考试,他用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基础和透露于言行的教育素养征服了考官。敢于做梦,也愿意为梦想付出的人值得每个人尊敬,他的梦想就是扎根于学生工作,学生发展的好,便是他最大的欣慰。

每一段蹉跎的时光,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读研期间,他们惜时如金,一心向学,在老师们的辛勤指导下增长才识、拓宽眼界;毕业后,无论是成为高校的辅导员或者研究员,还是继续深造,成为科研路上的求索者,他们将自己在教科院里的所学学以致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积极进取、突破自我的人生信念,也彰显了勇于拼搏、乐于探索的学院学风。

专访内容

【传授忠言,坚守初心】

1.你们在美国所接受的教育同国内的教育定然是有所差别的,这两种培养模式的交叉进行,这在你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是否有所帮助?

刘钊颖:中西方文化差异大,对于研究生培养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对我而言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相结合产生的益处要多于冲突。就我们专业来说,国内倾向于理论类知识的培养,国外更倾向于实践类知识的教学,两者刚好形成了互补,使我们能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得以更深刻的掌握,以达到融会贯通。

孙力力:我是一个接受能力比较强的人,所以我认为这种交叉的培养模式对我来说并不矛盾。相反,可以在两种不同的培养模式中体验是一种很特殊的经历和成长的机会。可以更深刻的感受到两种模式的不同,并取长补短。这对我以后工作和学习的影响就是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不要着急去抵触或者产生焦虑,而是应该抱着学习的态度,投入更多的专注度去完成它。

2.在异国他乡,当自己的学习或生活遇到迷茫和困难时,需要寻求帮助的时候,你们一般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压?这在后期对你们的生活有没有其他的诸多影响呢?

徐宏进:约翰逊大学有专门的student tutor center,里面有老师和学生专门帮助解决学业上的问题。在生活上,如果你遇到需要寻求帮助的问题时,可以预约心理医生谈心,可以找校长、教授等聊天等等。Johnson还是相当人性化的,如果遇到问题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地方的。作为学生,在学习上,到那边遇到最大的问题是恐怕就是语言沟通问题了,这也是学业压力的最大来源。往往需要和教授进行多轮的沟通,才能弄清楚教授布置学习任务的真实含义。建议学弟学妹们要大胆的开口说,多和教授和当地的学生多交流。不要怕错,毕竟你还会世界上最难的语言——汉语,能用英文和他们交流,他们已经觉得很棒了,不会嫌弃我们的英语水平的。

孙力力:我们在约翰逊大学一年的时光里,约翰逊大学的帮助是无处不在的。从一开始过去,从生活到学习再到周末的娱乐生活,校方都为我们制订了详细的方案,在初期的生活学习中,让我们感到被无微不至的照顾,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我们初入异国他乡产生的负面情绪。在后期对我的影响里,就是确定了我的人生规划,在研究生初期我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还是比较模糊的,但是有一个想法比较坚定,就是留在芜湖。因为喜欢芜湖这座城市。后期受到学长学姐们的影响,就决定去高校工作,一门心思关注高校的招聘信息,主要是在芜湖高校,关于国考省考选调生就没关注。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就是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排除干扰,对自己的目标给予尽可能的关注,避免三心二意,更多的从内心出发从自身实际出发。

3.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你们觉得美国的这种授课方式和我们国内的授课方式相比,有没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我们国内的授课方式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刘钊颖:在美国的一年时间里,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教育与学习方式,这些知识与经验都让我产生了深刻的思考。我发现美国老师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这种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我现在在中国的一所职业学院教授电子商务课程。众所周知,实践能力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所以我利用在美国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翻转教室和新兴的信息技术来激励学生学习。国外的教学实质上就是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模式,通常教师会提前布置好学习任务,我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学习的部分做汇报,老师根据每个人的汇报进行补充总结。国内因为偏理论学习的东西比较多,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听老师剖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在进行吸收和消化。我认为针对不同的课程应该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教学,例如纯理论类课程就应该先听老师讲再去深入掌握,偏实践类课程则需要让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教学过程应该取长补短,采用两种方式相结合进行。

4.结合你们在国外见识到的信息技术走进校园的现状,你觉得国内信息技术设备在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或心理需求方面做得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徐宏进:怎么说呢,国外的信息技术走进校园比我们国内开始的早很多,因此做的也更加完备,服务质量也相对较高。信息技术走进校园关键要能够切切实实的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国外无论硬体设备和软体服务上都值得我们学习。国内总体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信息技术的硬体设备老旧,应用开放性不足,往往沦为一种摆设;二是软体服务跟不上,比如线上教学、LMS系统、线上课程等等,在国外这些每天都发生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成为一种常态。教师的观念也较为开放,往往最新的信息技术出现都会被很快应用到教学中,随之改变的还有相关教学内容的更新。

5.结合你们中外的求学体验,你觉得学院对中美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和帮扶上还可以做哪些改进,或者希望学校能够给你们提供哪些资源能更好的帮助融入国外的教育环境?

刘钊颖:中西方文化差异大,但这种强烈冲击恰恰是学习了解新事物的绝好机会。在一个语言文化都不一样的环境中学习,一定会遇到挫折与失意,这个时候要学会打开自己,多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找熟悉的老师或朋友倾诉,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当然,首先要特别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有这样一段难忘的经历。结合我的经历来看,如果在准备出国之前,能够给要去的师弟师妹提供一些语言上的帮助会更好,这样他们将更快速的融入国外的环境,更好的开展学习生活。

6.你们在国外求学时有没有比较有趣的活动或游戏方式?课余时间你们都如何安排自己的个人活动?

刘钊颖:有一门课程是基于游戏的学习,这门课对我的印象比较深刻,老师创建了一个网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块,就像游戏通关一样,最后积分达到五百分则为A+。这种方式让我们产生竞争的感觉,所以学习起来也特别有激情。在课余时间可以参加学校或学生社团举办的活动,也可以去健身房篮球场去锻炼,总的来说,课余活动非常丰富多彩。

孙力力:在美学习期间,我很幸运的加入到了学校的网球校队,跟着队友一起训练比赛,也跟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这不仅是一项运动,也是一种社交,在与教练队友相处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英语和对美国文化的了解是一种提升。

7.想必约翰逊大学的一年留学生活也让你记忆深刻,那么你能谈谈,你在约翰逊大学这一年生活里最大的成长吗?

徐宏进:最大的成长,我想应该是思想的成长吧。在Johnson能够感受到很大的人文关怀,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很nice,当然这并不代表整个美国都是如此,至少Johnson如是。成长最大的就是学会做一个nice person,做一个gentleman,学会与人为善。我想放在古代,这应该是一个君子的其中一个标准吧。在美国的学习生涯,整体学习过程算是中规中轨的,但还是有一些学习震撼。一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严谨和负责任的态度。师生关系的融洽和教学工作的严谨与负责是可以共存的,这将会我未来职业生涯应该坚守的。二是生活的震撼。在国外经常会碰到父母领着小孩,这些孩子被教育的礼貌而又乖巧是给我最大的震撼。他们无论是跌倒还是想要某些东西没被满足,都不会大哭大闹,而是特别听话并善于沟通。我们在养育子女时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经验。三是价值观与坚持本心。国外的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比国内的做法更加隐形但是更加激烈,可能会对我们产生一种颠覆固有观念的震撼。尤其我们往往带着朝圣的心态去国外学习的,这种影响尤其严重。如何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保持客观的心态去做出判断,从辩证和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找出其中发展的规律,取长补短,坚持本心,是我们要持续学习的。

孙力力:在国外学习的一年,经历了很多。其中学业繁重让我记忆犹新,当然也从中收获和学习了很多。当然让我最深刻的是参加网球队的经历,在学校网球队的训练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也让我在各种高热量食物的包围下依旧保持了身材。我听过这样一句话,运动是一种高级的社交方式,我深以为然,我们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不要忘了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维持一个良好的社交圈子。最后祝所有学弟学妹都能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坚定坚持的完成它,最终实现自己家国梦。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他们的未来,正如同一幅画卷般慢慢展开,等待着他们继续锦上添花。学习中总有这样一种追逐,饱含热情,永不倦怠;工作中总有这样一种向往,大气磅礴,改变未来;生活中,总有这样一种谦逊,润物无声,细水长流。他们处事如山,待人如水,也定会在逐梦的道路上越飞越高、越走越远。

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彷徨。希望以上三位优秀毕业生的留学经历有助于后届学弟学妹们消除留学上期间的困惑与迷茫,增加我们对赴外留学渠道和基本流程的了解,正如这次专访主题所映射的那样,真正让我们这些安师大的莘莘学子感受到留学路上不孤单。愿每一位学子都能勇敢地去追寻各自心中的留学梦!

【文以载道,阅文识人】

《新荷一角》专访是一项由学院倡导,研会学研部及其他部门同心协契的品牌栏目。本栏目对我院优秀毕业生学术成果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持续跟踪介绍,通过开展系列人物专访,为优秀学子和同学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将优秀学习经验和丰富的实践经历和同学们交流,藉以激励我院广大学子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习素养,助力科研兴院的奋斗目标。正可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希望我院学子在成功的路上,找到一面镜子与你同行,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点击: 编辑:叶方舟 预审:桑青松 终审:桑青松 添加:叶方舟 时间:2019-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