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网站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荷一角】百年树木育成林,安师术人士成博——心理学优秀硕士毕业生专访

本网讯(文/图 院研究生会学研部)研究生时光,是写满珍贵笔记的旧书,是电脑上无数敲敲打打的字符,更是他们人生道路上前行的经历。彼岸未达,逐梦不息,他们是不负青春的人,酿染出属于自己的优秀颜色,他们是教科院心理学科最佳的形象代言人——心理学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代表,他们就是本期《新荷一角》的专访嘉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优秀毕业生李朋及基础心理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周晶。

1BF07

图中左一为李朋,右二为周晶

 

【学有所得,硕果累累】

李朋,2015届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毕业生,师从宣宾教授,曾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上发表了《老年人对疾病或死亡敏感词的定向遗忘效应》一文,在《Substance and Non-Substance Addiction》上撰写过章节《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Diagnostic Scales》。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过《临床抑郁症和阈下抑郁个体的时间知觉模式及其神经机制》,在《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上发表过《Decision-Making in Adolescents with Profound Hearing Loss》一文。

BC2E6

周晶,2019届基础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师从宣宾教授。曾在国内重要的心理学期刊《心理科学进展》以第一作者发表名为《额叶区域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抑制控制的影响》的学术论文,并于2018年荣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9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等院校品学兼优毕业生,现已被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录取为博士研究生。

7DE8

 

文以载道,阅文识人

厉兵秣马,躇踌满志——李朋学长坚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他常说:“路,需要自己走;方向,则需要自己把握。在安师大的这些日子里,自己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方向,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收获了许多。”规划就像一个筛子,把一部分没有计划的人筛出去。他的规划里,有论文,有实验,有同门,有朋友。正如他在赭麓求索考博经验交流会上分享的那样,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他在努力成为优秀的人。他眼中的优秀就是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突破局限,做到好学好问。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周晶学长好学不倦,实验室里敲击键盘的滴嗒声,装饰了他的研究生生活,造就了鸿儒硕士。实验台前,处理着复杂的数据;电脑桌前,书写着严谨的文章。作为高年级的师兄,对于学弟学妹提出的疑问,他耐心聆听,细致解答。在研会举办的赭麓求索学术经验分享会上,他擅于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将专业术语解释得通俗易懂,这正是他将知识内化的成果。优秀并不是一蹴而就,一路走来,他一直保持着一颗纯粹的心,坚定不移地追逐青春梦想:“在大环境下,你只需要比别人努力一点点,为一件事再努力一下、再坚持一下,很容易的你就成为了最优秀的那个人。”

坚定目标,心无旁骛。日复一日的早起,殚精竭虑的思考,精益求精的打磨,以及一往无前的坚守,都在这三年的时光里成为了一种习惯。毕业从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下一段征程的开始。心理学专业的诸位学长选择继续徜徉在科研的漫漫征途上,明确自己的目标,不羡慕他人,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在他们看来,成功不是靠争抢,而是靠脚踏实地干实事;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专访内容

【传授忠言,坚守初心】

1.许多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都有继续读博的意向,但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博士的日常生活情况,请问学长能否就自己的经历谈一谈,博士阶段的学习和我们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李朋:我在本科阶段准备跨考心理学专业的时候曾经联系过心理学方向的老师,她当时问我“你想好了么?”,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从硕士研究生阶段到博士研究生阶段你会越来越觉得你可能没想好,但是可以做的选择越来越少。当然,博士阶段的学习也是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所以从大体上讲并不会和硕士研究生阶段有太明显的差别,更多的是要求的程度上的加深。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讲,最大的差别可能体现在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论文更要求内在关联,以至于需要一个设计良好的框架和整体性,这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于你需要更为整体的规划,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推倒重来的代价增大,而把这两方面的问题放在三年或者四年的基本学制下就会显得更加麻烦。所以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相比,博士阶段学习和研究的风险更大,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更大的收益。

2.心理学研究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实验的方法,而因为实验方法的复杂,使得初次涉足实验方法的学生往往要经历重重困难。请问学长有哪些建议可以分享给学弟学妹们,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实验的方法呢?

李朋:对于实验方法的问题,把自己当成理工科就好了,为什么要和社会科学比,虽然很多社会科学学科不用做实验,但是他们做的统计一样很复杂,很多时候设计越精密的实验所用的统计越简单,所以其实没必要畏难实验方法,因为不想在实验方法上花心思就意味着你要去纠结数学和统计。从我个人经验讲,最直接而且简单的方案就是去查阅相关的文献,因为不同的主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案,相对的也有不同数据形式与统计方案,也就是看别人怎么做的。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建议,一个是这个领域的具体的研究,看看他想回答什么问题,用什么方法,得到了什么样的数据并且为什么这样的数据能够回他的问题;另一个这个领域的综述,这类文章会概括相关的方法以及该方法能够回答的问题和局限,这对于整体了解研究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两个方面交替进行就能够了解相关的研究方法了。此外,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统计方法,对我们来讲都是工具,对于工具而言,知道怎么做,知道为什么以及知道技术细节是完全不一样的,多数时候知道什么条件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就好了。

3.心理学的研究一般是实证类的,这意味着要进行实验、调查或者观察,工作量往往很大。因此,如何规划好研究的过程,使自己少走弯路就成了关键。学长能否就自己的体会谈谈你是如何规划研究的过程呢?

李朋:我自己的经历就是这个问题的“人肉错题本”,把我的问题避免了应该就好了。首先,预实验(预测量)很重要,超级重要,对于实证研究来讲,很麻烦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设计上出现了问题就意味着你之前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从未存在过,并且具体操作中的问题并不一定是自己能够预期的;其次,多和导师以及实验室同门沟通,无论是想法还是操作上的困难,因为你的困难未必是别人的困难,导师的指导和同门间的帮助可能会降低学习的成本;第三,做好相关的时间规划,什么时间要做什么至少要有个规划,否则就要像我一样延期了。

4.在写作一篇综述时,需要引用大量文献,这就涉及到如何筛选对所论述的主题最有价值的文献的问题。学长能否谈谈你是怎样从海量文献中取舍要引述的文献呢?

周晶:我们平时在学习和写作的时候确实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你会发现在你感兴趣的领域存在大量前人的研究,这些研究许多都是你需要了解的,那么我们如何取舍,如何快速阅读,这个是有技巧的。 首先你需要有一个感兴趣的方向,根据这个方向你应该了解几本与这个方向相关性较高的期刊杂志。平时你可以浏览一下大概有哪些前沿进展,等你需要搜集文献的时候,也可以把这种期刊近几年发的文章都扫一遍,看看有什么收获。 除此之外,你要提炼你的关键词,你想做什么内容的研究,用关键词在知网,web of science,谷歌学术里搜,先看标题,看到有相关的内容先下载,后面再根据摘要的内容具体决定是详细阅读还是大概了解。你可以先按时间排序找最新的文献,然后按引用量排序找经典的文献。这是关键词搜索的方法。 用这个方法,不出意外你会很快找到一些与你的研究内容相关的新鲜的论文,和一些非常经典的文献,这些经典文献往往是也是综述类文章。这样,就用上了我们第三种方法,叫做滚雪球法。首先你要读懂一篇经典的、与你关系最紧密的综述,寻找一些与之相关的研究论文,包括引用这篇综述的研究、这篇综述中被引用作者的后续研究,和引用这些被引用作者文章的其他研究。 这里面有一个要注意的点就是,一定要用原始资源,而不要用二手资源。比如我们看到综述里引用了一篇实证研究类的文章,觉得这个文章可以支持我的论点,可以拿来用。这个时候要注意,去下载这篇文献,自己看,而不是根据综述里对它的描述去转述。因为别人的综述引用文章的时候,他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提炼对他有用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对于你来讲是不完整的。而且综述往往会对这些实证类的文章做出评论,有时你可能不太容易区分哪部分是引用的内容,哪部分是他的评论,或者说你可能容易被他的评论引导,这个时候你得到的就不是最原始的信息.

5. 任何综述都不是观点的简单堆砌,而是根据一定的逻辑组织观点,并形成作者独到的见解。请问学长,我们该如何构筑学术论文的逻辑结构呢?

周晶:文献综述一定不是把你读过的文献转述一遍摆在一起,你得总结,对这些研究进行分类,哪些研究存在共同点,可以放在一起比较;哪些研究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结论,需要探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你还要对这些文献进行评议,要批判的看他们,这个研究存在什么不足,可以怎么改进它。你还要有自己的观点,这个很重要。你得有一条自己的线。通常你在读文献的过程中可能已经有了大概的印象,哪些研究的结果你觉得是可靠的,而那些得出不同结论的研究问题出在哪里,这是你总结出来的东西,你因此得到了一个结论;或者是这样,研究a和研究b得出一个结论,研究c和研究d得出第二个结论,研究e和研究f得出第三个结论,你连起来一看,嚯,发现一个惊天大秘密,而且这个结论刚好能被某个理论解释,完美。就是说你读过的这些文献,他们不是这篇综述的主角,你的论点才是这篇文章的主角,而那些文献只是你的论据,是帮助你证明这个论点的。但这个时候要注意一点,不能只采纳符合自己想法的文献,而假装看不见那些结论相反的文献。结论相反的文献同样要分析,要寻找这些研究出现差异的机制和原因,这个时候重点看他们的引言部分和讨论部分。

6.除经颅直流电刺激之外,还有ERP、脑磁图等研究脑区的方法。那么,您是如何确定以经颅直流电刺激为研究方向的呢?与其他方法相比,它又有怎样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呢?

周晶:tDCS产生兴趣也是比较偶然的事件,最开始就是读文献,看到一篇做tDCS研究的文章,第一眼觉得很神奇,因为是个新热点,以前也没见过,所以很多地方有疑惑。比如说为什么给个电刺激就能影响皮层兴奋性,电刺激会不会让人受伤,这些问题看第一篇文章的时候没搞懂,所以就找了其他文章来看。正好当时是个国庆假期,很闲,就多看了几篇,基本上能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想的是我们刚好也有这个设备,那我是不是也能拿这个做一点好玩的东西。那有了想法之后,第一步我想的是我应该了解一下这个领域其他人目前已经做了什么研究,所以就写了一篇综述,方便自己整理这个思路。

tDCS实际上是一种调节皮层兴奋性的方法,它是一种处理技术,而不是一种测量手段。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是非侵入性的,安全的。这个技术现在在医疗领域也经常用到,它可以作为脑损伤或者一些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我们心理学运用这种技术呢,就是利用它能够调节皮层兴奋性的特点,来确定某个具体脑区在某种认知功能中的作用,这是其他技术难以实现的。

7.毕业之际,有没有话想说的话赠给自己的老师或实验室的学弟学妹们?

周晶2016年的夏天,我踏入安徽师范大学的校园开始了我硕士阶段的求学之旅。硕士阶段的三年感觉上比人生中的其他阶段更显匆匆,却给我留下深刻的烙印,让我受益良多。三年前,我是个心理学的门外汉,心理学这门学科对于我来说处处透着神秘。那时的我对于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学硕士研究生一无所知。所幸我遇到了宣宾老师和同门的兄弟姐妹,他们陪伴我一步步走到了三年后的今天,让我成为一个懂得如何完成心理学研究的人,让我得以窥视科学的奥秘。

三年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我的导师宣宾教授。她在我每一次迷茫的时候为我指点迷津,告诉我努力的方向在哪里。同时,老师对学生的细致关怀和对科研的严谨态度也是她送给我宝贵的财富,无论是科研还是生活中的其他领域,我都将带着这些财富一直走下去。我可爱的同门兄弟姐妹们也是我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从我研一入学,我的大师兄李朋和师姐徐宏格、李明珠,手把手的教我学习,教我实验,教我如何做好一名研究生;惠子师姐、杨璐师姐、利萍师姐和家耀师姐也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关心和帮助我;和我一同毕业的之昀、慧宇师妹以及家秀师妹,我们在日常的实验和论文写作中相互讨论,共同进步,她们给我帮助良多。还有我可爱的师弟师妹们,虽然闻道有先后,但他们已经表现出了很好的科研素养和钻研的兴趣,他们都有无穷的能量,祝愿他们继续努力,未来可期。

8.宣老师门下很多学生都读博了,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团队爆发出了这么强大的科研实力?

李朋:我觉得在读博方面,榜样的作用和氛围的营造是很重要的。读博其实是一种个人的选择,当你看到众多师兄师姐继续读博深造,你会不自觉的把读博当作是自己未来人生规划的其中一种可能性,而不会觉得它是一个遥远的故事。尤其是我们师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一直不停地引领你。由于我们师门读博的师兄弟都特别多,我们通常会交流考博的信息,包括导师名录,包括专业选择啊,这都是我们这个师门中比较有优势的地方。当然,选择读博会有一些代价,在拿起一些东西的时候你需要放下一些东西。举例来讲读博的三年甚至四年时间对于任何一个硕士毕业生的年纪来讲,都不是一个轻松的代价,它意味着术业有专攻,你需要铆足所有的劲去专心做一件事,这当然是有趣而有意义的。尤其是当你身边的人有许多选择读博的时候,你会更深刻的考虑这些问题,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在学术的道路上,唯有坚持前行,方能行稳致远。学长们勤于钻研,喜于思考,善于总结,乐于实践,甘于求索。正是这样的精神,不仅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肯定,学校的奖励,还顺利成为了博士生。如此优秀的学长们,当是我院研究生之楷模。

时间匆匆前行,此间风景如画。他们将飞向远方,怀揣着那坚定的信仰。愿学长们在今后的路途中享受砥砺的过程,把自己的人生活得比阳光更隽永的精彩。

【文以载道,阅文识人】

《新荷一角》专访是一项由学院倡导,研会学研部及其他部门同心协契的品牌栏目。本栏目对我院优秀毕业生学术成果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持续跟踪介绍,通过开展系列人物专访,为优秀学子和同学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将优秀学习经验和丰富的实践经历和同学们交流,藉以激励我院广大学子拓宽学术视野,提高学习素养,助力科研兴院的奋斗目标。正可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希望我院学子在成功的路上,找到一面镜子与你同行,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点击: 预审:聂竹明 终审:聂竹明 添加: 时间:2019-07-18